永續不再是成本中心 AI整合ESG與財務數據助企業兼顧效率與國際合規
在全球ESG浪潮下,企業如何兼顧營運效率與永續減碳成為焦點。天逸財金科技近日發表生成式AI永續應用方案,協助金融、製造與貿易業以「智慧+永續」模式,實現節能減碳與國際合規。
天逸財金科技協助企業導入應收帳款承購系統,年減用紙60萬張、減碳2.61公噸二氧化碳,等同守護71棵樹木,以科技行動落實ESG永續。
天逸財金科技副總經理黃國倫指出,金融業長期仰賴大量文件與報表,但透過AI實現無紙化與智能節能,不僅能降低碳排,亦可帶動金融生態鏈綠色轉型。
黃國倫表示,天逸導入生成式AI文件處理技術,自動生成、分類與歸檔金融文件,取代紙本流程,例如在應收帳款承購系統中,每年減少紙張使用達60萬張,相當於守護71棵樹、減碳2.61公噸,展現科技如何將ESG轉化為具體行動;同時,AI智慧能耗管理系統可即時監測銀行設備耗能,於非尖峰時段自動調節用電,實現能源最佳化配置,讓綠色營運更落地。
天逸財金科技也將AI延伸至製造與貿易領域。黃國倫表示,在製造端,AI可模擬不同原料組合的碳足跡,協助企業即時選擇符合ESG標準的採購方案;企業可比較進口與本地原料的碳排成本,使決策更精準;在跨境電商方面,生成式AI能即時計算多國匯率、關稅與物流方案的碳排與成本,幫助企業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兼顧綠色運輸,對出口導向的台灣企業尤具策略價值。
黃國倫指出,生成式AI的核心價值,是把複雜問題數據化,讓企業在每一步都能作出更明智的選擇,過去企業常將永續視為「成本中心」,但AI能整合永續與財務數據,使ESG成為營運效率的一環。
根據MSCI報告,全球逾七成大型投資機構已將ESG評分納入投資決策,黃國倫表示,台灣企業若能透過AI工具快速生成永續報告、提供即時監測數據,將更符合國際投資人期待,希望透過科技,讓企業治理更公開透明,讓環境保護成為日常營運的一部分。